发布:2014-5-27 点击:623
孙影,女,1986年出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09级硕士,美术学专业。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魏塘镇人。《图绘宝鉴》记其“画山水师巨然,其临模与合作者絶佳,而往往传于世者皆不专志,故极率略,亦能墨竹墨花。”
吴镇《墨竹谱》作于至正十年(1350),时吴镇七十一岁,是其写给晚侄的画谱。是谱共二十二页,每页纵40.3厘米,横52厘米,纸本,墨笔,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两页书苏轼撰文同《筼筜谷偃竹记》(图1.1),后二十幅皆完整的墨竹作品,有图有文,附落款、钤印。图画各种姿态的的墨竹,旁以草书题写大段文字,记其创作缘由及情景,其作品或仿前人笔意,或即兴而挥,有感而发。
图1.1《筼筜谷偃竹记》
吴镇墨竹师承李衎,既而追溯文苏,尤其是李衎《竹谱详录》对其影响至巨。吴李两家系世交,素有往来。吴镇祖父吴泽的上司李曾伯,即李衎之父。 (关于李衎之父李曾伯一说,笔者并未见其他资料有记载,待考。)吴镇叔吴森,与李衎、赵孟頫、鲜于枢等皆为知交,常往来,故吴镇经常有机会聆听他们谈论绘画之宏论,耳濡目染。
李衎《竹谱详录》在成书尚未付梓时,吴镇却得以先睹为快。 吴镇将《竹谱详录》反复抄写临摹,《竹谱》中如何谋篇、立竿、用墨等要领一一切记在心。其在《墨竹册》之二十题:“墨竹之法,公家有息斋李学士行世《竹谱》,备言其详。岂在山野赘词。欲以墨迹慕其仿佛,息斋谱中亦言宗文湖州之趣。” 可知对李衎《竹谱》之推崇,并在此基础上追溯文苏。
吴镇《墨竹谱》多有仿息斋之作。《墨竹谱》之十七(图1.2)画竹一竿数枝,从左上角垂下,以淡墨竿枝,笔力遒健苍劲,浓墨写叶,笔法铦利,线条凝重爽利,恣意挥洒中透出无限的生机。旁草书题云:“‘我观大地众生,俗病易染难去。由然兴起慈云,霔为甘露法雨。’此诗息斋道人画竹于皋羊舍题云。因仿其作,遂书此云。至正十年夏六月十日梅沙弥随喜而戏墨也。” 草书中峰用笔,提按顿挫,法度森严,冷隽清逸,给人超拔苍秀之美感。
图1.2 《墨竹谱》之十七
观整幅作品,虽曰摹李衎之作,写意性更强,书画用笔吻合,挥洒自如,一气呵成,文人墨戏之韵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亦是吴镇墨竹作品的整体特征。这是李衎的人格精神对吴镇之影响。
其《墨竹谱》之二十一(图1.3)画竹一枝,自峭壁伸出,盘曲向上。是吴镇回忆昔日游玄妙观,见李衎写真之遗墨,感慨而为佛奴信笔写之。右下方题曰:“昔游钱塘吴山之阳,玄妙观方丈后池上绝壁有竹一枝,俯而仰,因息斋道人写其真于屏上,至今遗墨在焉。忆旧游笔想而成,以示佛奴,以广游目云。”
图1.3 《墨竹谱》之二十一
其《墨竹谱》二十二(图1.4),作雪竹两枝,一枝覆雪曲而伸,一枝傲然挺立,题曰:“董宣之烈,严颜之节。斫头不屈,强项风雪。梅花道人戏作雪竹之法。” 董宣是东汉洛阳令,清廉刚正,搏击豪强。严颜乃三国蜀将,被张飞所擒,宁死不降。吴镇题此诗赞美雪竹之坚贞,以竹比德,与李衎之《纡竹》异曲同工。
图1.4 《墨竹谱》二十二
吴镇创作时,时时不忘李衎之用笔用墨。如《墨竹谱》之二十,画竹三竿,近浓远淡,笔意贯串。老枝挺然,嫩枝婉顺,竹叶铦利,竹之偃仰,各具姿态。同时,吴镇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墨竹恣意挥洒,笔力苍劲,戏笔写之,大段的草书题字,书画一气呵成,元人文人墨戏之韵淋漓。
上一个新闻:2012中国文化产业全国书画大赛征稿启示
下一个新闻: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会员作品欣赏
版权所有 2014 中国文化产业报网
电话:010-63609831 手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