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4/5/27 点击:661
李月林简历
李月林,男,1974年出生于安徽省蒙城县,200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陈航先生。201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导师牛克诚先生。现任教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工作、生活于重庆和北京。
作品曾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届美术学博士毕业作品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写生作品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人文意趣——第七回中韩水墨艺术交流展,生命的思维·第八回韩中水墨画交流展,天工开悟—学院艺术家作品展,重庆首届青年美术双年展,链接:传统与未来——第二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重庆市第三届中国画展(一等奖),重庆市第三、四届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进京展,“多向度”——重庆团山艺术中心首展等。
论文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国家美术》、《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中国教育报》等刊物。
联系方式: 电话:15025342709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事实上,自从十九世纪末以来,有关对中国画的改良、革新、融合甚至以西方绘画取而代之的言论和作为,都是在中国社会起伏跌宕的巨大变革和原本自足的传统绘画体系瓦解的双重格局下发生的。一方面,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表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积极参与国际重大事务和承担大国义务等基本形态,虽然这些重大社会变革或变化本身不一定会对中国画变革和发展带来即时的直接的影响,但会影响中国画变革和发展的社会心理、文化思潮和价值判断的变化,这些确实是以社会变革为逻辑起点的;另一方面,在社会变革的现实气氛中,围绕着原本自足的传统绘画体系存在的弊端和优势,展开了一个多世纪的思考和实践,其表现为金石入画和画气不画形,海派绘画新风,国粹主义,中国画改良,中西绘画融合,以西画写实主义改造文人画之不求形似,《美术丛书》的出版,《流民图》,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建国十七年中国画改造,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成立,画院的成立,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山水写生,中国画穷途末路说,笔墨等于零与守住中国画底线等等。这一个多世纪的思考和实践既反映了传统绘画主线在社会变革挤压下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机遇,又反映了国人对于现代中国画发展前景的担心和迷茫。
上一个新闻:西沐:艺术品关税下调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影响不大
下一个新闻:聚焦两会:文化产业成为新投资热点
版权所有 2014 中国文化产业报网
电话:010-63609831 手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6号